辛军锋:课改学校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新时代教育书摘

内容摘要  “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改革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回答:你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所有的课程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系统。因此只有课程与学校发展融合了,与社会趋势同步了,学生才会成

  “变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改革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回答:你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所有的课程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系统。因此只有课程与学校发展融合了,与社会趋势同步了,学生才会成长,学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课程改革需要学校领导把课程摆在学校要素的核心部位,抓住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确立学校发展系统性突破的制高点,不断了解新课程、研究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自觉接受新课改的洗礼,积极担负起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职责。课程改革还需要学校领导明确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才能切实推进学校发展。

  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三个方面。课程结构的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课程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学校增设活动实践课,将活动课程化,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与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相适应,还应该与个人发展的内部关系相适应。人的发展有三个维度,即长、高、宽。所谓长就是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擅长,一定的特长,要有一技之长;所谓宽就是能够与人合作,有宽容心;所谓高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律,课程改革成为契机。通过兴趣班、实践课等,在将教育与个人发展内部相适应的过程中,学生得到充分且全面化的发展。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则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旨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堂设置的不同,从视、听、说、动等多个角度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最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成志教育”改革下,“修已以敬”也同时内化为清华教师的精神,成为构筑学校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不断打破教师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习惯,让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时代性的思维逻辑。从课堂开始,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学校精神贯穿在课堂之上,最终达到教师修己,而后育人的“传道”效果。正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窦桂梅说道:“好老师是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多年来,我也是这么做的。在教学上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做引导型“输出者”,形成集体自动学习的最高原则。增加生涯体系等活动课程,让教育链接校外、链接社会。与此同时,在育才中学任职时,我和学校教师积极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学情积极讨论,共同研究,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摇篮》《圣地摇篮》等校本教材,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更形成了符合育才中学现状的一系列颇具西安特色的校本课程。

  有人说:“教育家不是评出来的,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修行出来的。”我无比赞同这句话。如今,在深化课程改革早已是时代之需、学校之需,并且具有长期性时,它自然就伴随着重塑学校精神的长久使命,成为修行路上最为重要的关卡。坚定不渝地走在这条修行路上,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师生的终身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丰富课程改革,提升学校精神,在课程改革和学校精神之间搭起贯通的桥梁,才能持续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有素质教养、有文化底蕴、有精气神的全能型人才,才能完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至上使命。

  本文节选自西安高级中学校长辛军锋的著作《创造成长的天空》,本书是作者30余年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的总结,全书以作者1990年以来的从教经历为经,以学校精神的凝练、培育、践行和提升为纬,集中讲述了他立足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精神,塑造学校精神,探索学校特色发展之路的经验与心得。本书既有宏观上对学校精神、学校文化的界定和对教育改革方向的精深见解,又有微观上对成功的办学治校案例的全面剖析,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作者的办学之道与求索之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